余秋雨散文: 江南小镇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江南小镇

我一直想写写“江南小镇”这个题目,但又难于下笔。江南小镇太多了,真正值得写的是哪几个呢?一一拆散了看,哪一个都构不成一种独立的历史名胜,能说的话并不太多;然而如果把它们全躲开了,那就是躲开了一种再亲昵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两方茶语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两方茶语

两方茶语   这两天伙伴们驱车北行,我独居曼彻斯特,需要自己安排吃喝,于是想起了英国人在这方面的习性。   在吃的方面,意大利有很好的海鲜,德国有做得不错的肉食,法国是全方位的讲究,而英国则有点平淡。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狼山脚下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狼山脚下

狼山脚下   狼山在南通县境内,并不高,也并不美。我去狼山,是冲着它的名字去的。   在富庶平展的江淮平原上,各处风景大多都顶着一个文绉绉的名称。历代文士为起名字真是绞尽了脑汁,这几乎成了中国文化中一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白发苏州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白发苏州

前些年,美国刚刚庆祝过建国200周年。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把他们两个世纪的历史表演得辉煌壮丽。前些天,澳大利亚又在庆祝他们的200周年,海湾里千帆竞发,确实也激动人心。 与此同时,我们的苏州城,却悄悄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抱愧山西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抱愧山西

  一   我在山西境内旅行的时候,一直抱着一种惭愧的心情。   长期以来,我居然把山西看成是我国特别贫困的省份之一,而且从来没有对这种看法产生过怀疑。也许与那首动人的民歌《走西口》有关吧,《走西口》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乡关何处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乡关何处

余秋雨散文 一   本文的标题,取自唐代诗人崔颢《黄鹤楼》一诗中的名句“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江上使人愁。”看来崔颢是在黄昏时分登上黄鹤楼的,孤零零一个人,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遗弃感。被谁遗弃?不是被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魏晋绝响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魏晋绝响

一 这是一个真正的乱世。 出现过一批名副其实的铁血英雄,播扬过一种烈烈扬扬的生命意志,普及过“成者为王,败者为寇”的政治逻辑,即便是再冷僻的陋巷荒陌,也因震慑、崇拜、窥测、兴奋而变得炯炯有神。 突然,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上海人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上海人

  近代以来,上海人一直是中国一个非常特殊的群落。上海的古迹没有多少好看的,到上海旅行,领受最深的便是熙熙攘攘的上海人。他们有许多心照不宣的生活秩序和内心规范,形成了一整套心理文化方式,说得响亮一点,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风雨天一阁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风雨天一阁

不知怎么回事,天一阁对于我,一直有一种奇怪的阻隔。照理,我是读书人,它是藏书楼,我是宁波人,它在宁波城,早该频频往访的了,然而却一直不得其门而入。1976年春到宁波养病,住在我早年的老师盛锺健先生家,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天柱山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天柱山

现在有很多文化人完全不知道天柱山的所在,这实在是不应该的。 我曾惊奇地发现,中国古代许多大文豪、大诗人都曾希望在天柱山(潜山)安家。他们走过的地方很多,面对着佳山佳水一时激动,说一些过头话是不奇怪的;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庐山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庐山

找到庐山不是专门去旅游,是与一大群文人一起去开会的,时间是1979年夏天。那里召开的,是一个全国规模的文艺理论讨论会。 庐山本是夏天开会的好地方,但据我所知,那里好像从来没有开过文人大会。原因说起来太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都江堰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都江堰

我以为,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,而是都江堰。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,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,站远了看,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,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西湖梦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西湖梦

西湖的文章实在做得太多了,做的人中又多历代高手,再做下去连自己也觉得愚蠢。但是,虽经多次违避,最后笔头一抖,还是写下了这个俗不可耐的题目。也许是这汪湖水沉浸着某种归结性的意义,我避不开它。 初识西湖,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那天下雨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那天下雨

从爸爸、妈妈结婚到我出生,这段时间,天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 爸爸、妈妈结婚后的四个月,德国宣布投降,欧洲战争结束;再过三个月,日本宣布投降,抗日战争结束。 这些大事,在上海闹得天翻地覆,但乡下却不知道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青云谱随想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青云谱随想

恕我直言,在我到过的省会中,南昌算是不太好玩的一个。幸好它的郊外还有个青云谱。 青云谱原是个道院,主持者当然是个道士,但原先他却做过 10 多年和尚,做和尚之前他还年轻,是堂堂明朝王室的后裔。不管他的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道士塔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道士塔

一 道士塔 莫高窟大门外,有一条河,过河有一溜空地,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。塔呈圆形,状近葫芦,外敷白色。 从几座坍弛的来看,塔心竖一木桩,四周以黄泥塑成,基座垒以青砖。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三峡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三峡

在国外,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:“中国最有意思的地方很多,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么?一个,请只说一个。” 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很多次了,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:“三峡!” 一 顺长江而下,三峡的起点是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洞庭一角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洞庭一角

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“贬官文化”。随之而来,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。贬官失了宠,摔了跤,孤零零的,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;贬到了外头,这里走走,那里看看,只好与山水亲热。这一来,文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柳侯祠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柳侯祠

客寓柳州,住跋离柳侯祠仅一箭之遥。夜半失眠,迷迷顿顿,听风声雨声,床边似长出齐膝荒草,柳宗元跨过千年飘然孑立,青衫灰黯,神色孤伤。第二天一早,我便向祠中走去。 挡眼有石塑一尊,近似昨夜见到神貌。石塑底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白莲洞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白莲洞

写完《柳侯祠》,南去 20 里,去看白莲洞。 先我 30 余年,两位古人类学家到这里作野外考察。他们拿着小耙东掘掘、西挖挖。突然,他们的手停住了,在长时间的静默中,3 万年光阴悄悄回归,人们终于知道,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腊梅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腊梅

人真是奇怪,蜗居斗室时,满脑都是纵横千里的遐想,而当我在写各地名山大川游历记的时候,倒反而常常有一些静定的小点在眼前隐约,也许是一位偶然路遇的老人,也许是一只老是停在我身边赶也赶不走的小鸟,也许是一个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笔墨祭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笔墨祭

中国传统文人究竟有哪些共通的精神素质和心理习惯,这个问题,现在已有不少海内外学者在悉心研究。这种研究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,但也时时遇到麻烦。年代那么长,文人那么多,说任何一点共通都会涌出大量的例外,而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沙原隐泉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沙原隐泉

沙漠中也会有路的,但这儿没有。远远看去,有几行歪歪扭扭的脚印。顺着脚印走罢,但不行,被人踩过了的地方,反而松得难走。只能用自己的脚,去走一条新路。回头一看,为自己长长的脚印高兴。不知这行脚印,能保存多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闲读梧桐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闲读梧桐

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,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,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,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。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,足有合抱之粗,如一位“伟丈夫”,向空中伸展;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,繁茂的叶子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《夜雨诗意》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《夜雨诗意》

早年为了学写古诗,曾买过一部线装本的《诗韵合壁》,一函共 6 册,字体很小,内容很多。除了供查诗韵外,它还把各种物象、各种情景、各种心绪分门别类,纂集历代相关诗句,成了一部颇为齐全的诗歌词典。过去文人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《莫高窟》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《莫高窟》

余秋雨《莫高窟》原文 余秋雨,当代中国文化史学者,文学家,散文家,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,“2006 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”首富。 1 莫高窟对面,是三危山。《山海经》记,“舜逐三苗于三危”。可见它是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我的窗下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我的窗下

里斯本往西去有危崖临海,大西洋冷雾迷茫。这里的正式地名叫罗卡角,俗称欧洲之角,因为这是欧洲大陆的最西点。在人们还不知道地球形状的古代,这里理所当然地被看成是天涯海角。 风很大,从大西洋吹来,几乎噎得人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拍雪进屋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拍雪进屋

已经在冰岛逗留好些天了,每天都在雪地里赶路,十分辛苦。赶来赶去看什么呢偶尔是看自然景观,多数是看人类在严寒下的生存方式。 初一听这种说法有点过时,因为近年来冰岛利用地热和水力发电,能源过剩,连一个小小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夜航船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夜航船

我的书架上有一部明代文学家张岱的《夜航船》。这是一部许多学人查访终身而不得的书,新近根据宁波天一阁所藏抄本印出。书很厚,书脊显豁,插在书架上十分醒目。文学界的朋友来寒舍时,常常误认为是一部新出的长篇小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 废墟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 废墟

我诅咒废墟,我又寄情废墟。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,我的记忆。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,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,书中的记载,童年的幻想,全在废墟中殒灭。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,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。夜临了...
阅读全文
余秋雨散文:阳关雪 散文精选

余秋雨散文:阳关雪

中国古代,一为文人,便无足观。文官之显赫,在官而不在文,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,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。但是事情又很怪异,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,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,竟能镌刻山河,雕镂人心,永不漫漶...
阅读全文